隱藏于高光下的何氏少東家,為美的集團To C業務制造想象

1.jpeg

事實上,在美的集團之外,何劍鋒打造了龐大的商業版圖。

  市值超3700億元的美的集團,即將在香港二次上市。與此同時,美的系少主何劍鋒,則在近日完成了對顧家家居的收購。

  11月9日,顧家家居(603816.SH)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以協議轉讓方式,轉讓股份2.42億股,占總股本29.42%,總價102.99億元。買家盈峰睿和投資的實際控制人,則是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之子何劍鋒。

  據《2023胡潤百富榜》顯示,美的集團(000333.SZ)何享健家族的財富達2000億元,是榜單中唯一的家電制造企業。和其他富商熱衷于親自坐鎮,通過旗下集團化上市公司名利雙收不同,何享健傳賢不傳子,將上市公司交予職業經理人方洪波;何劍鋒也僅在美的集團擔任董事。

  何劍鋒熱衷于通過其實控的盈峰集團大手筆進行投資。創一代做實業,創二代玩投資,似乎是各玩各的。實際上,何劍鋒以美的集團核心業務為軸心,以盈峰集團為平臺,實現了上市公司投資體系與何氏家族產業的業務協同。

  毫無疑問,在家電、家居一體化的趨勢下,何劍鋒在此時收購家居企業,為美的集團的ToC業務制造了想象空間。

  何氏家族財富超馬云

  曾經被董明珠視為對手的美的集團,體量早已遠遠超過格力電器。據財報顯示,美的集團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911億元、歸母凈利潤277億元,并實現雙增長,其中營收是格力電器的一倍。

  在業績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美的集團也在今年謀求赴港二次上市,完成A+H布局,創始人何享健家族的財富也突破2000億大關,超過了馬云、李書福家族,位列第八位。

  在上世紀60年代用5000元創業的何享健,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家電教父。

  1968年,何享健召集了23位村民,籌集5000元開始創業。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何享健敏銳地發現了小家電商機,在1981年注冊“美的”商標開始生產電風扇,銷售火爆。1984年,何享健又搶先進入空調市場,大量引進技術和人才,在四年后便完成了破億產值,成為當時廣東佛山順德的明星企業。

  進入90年代,何享健率先進行股份制改革,并帶領美的完成了首次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隨后,他又主導了對東芝萬家樂制冷和電機、小天鵝等公司的收購,并對美的進行了事業部制改革,形成了空調、電機及壓縮機、冰箱、洗衣機和小家電的白電全產業鏈布局。2012年,何享健宣布退休,但他并沒有將美的集團的帥印交予自己的獨子何劍鋒,而是選擇了職業經理人擔任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以美的集團核心業務為軸心擴張

  與王思聰、張康陽等具有孔雀型人格的富二代不同的是,身為“60后”的何劍鋒傳承了其父低調做人的做派。何劍鋒幾乎從不接受媒體采訪。除了其投資版圖,外界所能獲悉的,可能就是其“跳河救父”故事了。

  2020年,何享健、何劍鋒及其妻兒在佛山順德區的君蘭國際高爾夫村別墅被歹徒挾持,據悉當時情況非常高危。何劍鋒果斷跳入別墅旁邊河道,游泳到警察局報警,最終警方制服了歹徒,并無任何人員傷亡。

  何劍鋒的處亂不驚讓外界意識到,虎父無犬子,美的少東家并非含著金鑰匙的“任性”投資人。

  事實上,在美的集團之外,何劍鋒打造了龐大的商業版圖。

  何劍鋒大學畢業后,從美的集團最基層的車工、鉗工做起,后在生產、貿易、房地產及投資等多個崗位上歷練。

  1994年,不到30歲的何劍鋒離開美的集團,自己成立了多家公司,開始為美的做貼牌產品。十年后,何劍鋒將代工廠以7000萬元賣給了父親。

  有了第一桶金后,何劍鋒收購上市公司上風高科后更名為盈峰集團,謀求在資本市場的發展。

  與父親專心搞實業不同,何劍鋒的投資涉獵更加廣泛。在2015至2018年間,何劍鋒相繼花費200多億元并購和入股了多家公司,涉及環境、文化、投資、科技和消費五大領域。

  目前盈峰集團擁有兩家上市公司,2022年的營收規模在200億元左右。盡管何劍鋒旗下的公司體量上與美的不可同日而語,但盈峰的部分投資非常具有前瞻性。其中,盈峰通過收購宇星科技、中聯環境等公司,掌握了國內最完備的環保產業集群。

  除了實業,何劍鋒也很擅長金融領域的投資。他曾踏入金融領域,相繼收購易方達基金、順德農商銀行以及開源證券的股份;投資了商湯科技、瑞為技術等高科技企業,旗下的盈峰股權投資基金目前管理著約200億資金。

  表面來看,何劍鋒投資較為隨性,不過何劍鋒在盈峰2022年會上曾這樣闡述投資邏輯:“不只求快,更要求穩?!?/p>

  更為重要的是,何劍鋒的投資對美的集團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助力。外界普遍認為盈峰系實際上是美的在外圍搭建的一個投資平臺,何劍鋒通過投資能夠物色更多優質資產,為美的擴張版圖儲備潛能。上文提及的何劍鋒涉足的環保產業就與美的物業保持緊密的合作關系,也被視作美的To B業務的資源積累。很顯然,收購顧家家居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借勢家電、家居一體化

  今年第三季度白電廠商的財報說明,家電市場的競爭正在進一步加劇。此前,方洪波也明確表示家電業務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成長空間有限,不過他也強調要“通過To C領域產品力和核心技術的提升,穩定和提升盈利能力,為To B業務的轉型提供戰略支撐”。

  就三季度財報來看,美的集團在營收上遙遙領先,利潤率也在To B業務增長的加持下有所提升,但凈利潤依然有提升的空間。

  和To B業務從無到有,能實現低基數、高增長不同,美的集團的To C業務需要新的刺激,不管是新的渠道、新的區域市場,還是新的消費場景。

  家電家居一體化就是刺激傳統家電增長的新契機。AWE2023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報告中提到,單獨賣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家電家居一體化將是新的市場趨勢。作為家電零售商,京東也表示家電家居一體化已成為行業增長關鍵。在這種情況下,各大家電廠商均已開始布局,搶占市場。海爾智家則主推三翼鳥品牌,在線下融入聯合家裝、家居企業在內的本地生態伙伴,提升用戶體驗。目前,美的集團已經推出了智能場景服務,除了全屋的安防、語音系統,還將場景分為客廳、廚房、衛浴、陽臺等,不過目前來看尚未形成品牌集群效應。

  顧家家居為美的集團提供了一個新的支點。顧家品牌創立于1982年,以手工沙發起家。公開資料顯示,顧家家居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軟體家居運營商,目前公司在全球擁有6000多家品牌專賣店,屬于軟體家居行業中門店數量最多,覆蓋面最廣的龍頭企業。未來,美的集團與顧家家居的渠道將能實現渠道共享,這相當于美的集團擁有自建渠道渠道資源,不僅增加了渠道覆蓋、降低了渠道成本、提升了渠道自主性,而且能為美的智能家居產品提供場景式體驗和展示的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顧家家居有近40%的收入來自海外,總計超過70億元,并且將在越南、墨西哥等地建設生產基地。這對于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的美的而言,也意味著進入部分新興市場,可以與顧家相互借力。

  而從投資角度來說,何劍鋒收購顧家家居,也是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近年來,疲軟的行情讓家居業上市公司股價大幅縮水。今年前三季度,顧家家居延續增長態勢,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均實現增長,但在行業低迷預期沖擊下,公司股價持續下挫,較2021年高點已下跌約45%。在此時點,何劍鋒發起收購可以說是抄底了,由此也足見創二代投資人的判斷力。


產品圖.jpg

贊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11日 06:58
下一篇 2023年12月11日 06:58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顿视频_国产欧美整片∧v_亚洲第一天堂久久_亚洲AV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