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美博闖空調紅海,有戲嗎?
當前市場暴露出“壞品率高”“售后服務較差”等消費者對美博空調的負面反饋。
“力爭三年內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力爭5年銷量達到300萬套,美博要打造智能家電科技制造新名片,讓中國品牌從安慶走向全球?!辈痪们?,美博集團董事長余方文重資在老家安慶落子,投建集團第三個空調基地的同時,也喊出了“豪言壯語”。
在品牌高度集中的中國空調市場,“新軍”美博空調被看作一匹“黑馬”,2023冷年實現了30%的銷售增長。但僅有0.8%的市場占有率,也讓外界對其戰略目標和市場野心頗多非議。在表面波瀾不驚的空調紅海,這匹“黑馬”能狂奔多久,又能掀起多大浪花?
空調黑馬野心大
2010年,余方文創立廣東美博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如今的美博集團,以下簡稱美博)。不過,彼時國內空調行業市場格局基本形成,要想在一片紅海中找出路并不容易。
進入市場后的余方文還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實現產品的自主化生產,好在行業內早就過剩的生產資源給美博提供了發展空間。與許多中小品牌和新進入品牌的常規路徑一樣,美博選擇以OEM或ODM等輕資產運營方式切入空調行業。
余方文并非行外人,憑借在創立美博空調之前的一段空調安裝和維修經歷,他的空調代工領域做得得心應手。短短幾年內,美博便積累了一定口碑。
2018年飛利浦空調業務被引進中國市場時,產品便是由美博空調代工。甚至兩年后,余方文曾短暫接手飛利浦空調中國運營總部,成為實控人。然而,飛利浦這張牌還沒捂熱,短短一年又被余方文轉給上海飛荔科技,但美博后來仍是飛利浦空調的代工廠之一。
美博空調自2010年成立至今剛13年,相比格力、美的等老牌企業,是名副其實的產業“后浪”。但是作為后入者,美博空調的戰略目標和市場野心卻不小。
近年來,想從單純代工走向品牌化的余方文開始建立美博研發、生產基地。從2018年至今,美博先后成立了安徽蕪湖基地、佛山順德基地,以及近日剛剛成立的安徽安慶基地,三個基地的年產能合計將擴大至500萬臺。
在不久前的安慶基地落成投產儀式上,余方文喊出“力爭三年內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力爭5年銷量達到300萬套,讓中國品牌走向全球”等豪言壯志。
后入者須承受更大壓力
單純從數據來看,美博空調的成長空間和面臨的壓力同樣巨大。
本報記者在查閱各電商平臺的數據時發現,美博空調的用戶量和消費數據都很少。
圖為: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空調銷量截圖
在淘寶美博官方旗艦店里,付款人數最多的產品只有“數百+”。相比之下,而頭部品牌旗艦店的暢銷機型的付款人數一般都超過“數萬”。而在京東平臺中,這樣的差距更為明顯,暢銷機型的銷售量甚至相差萬倍。
產業在線空調產業分析師張青青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近五年來,我國空調競爭格局基本保持相對穩定,市場處于品牌高度集中的狀態。美的、格力、海爾Top3品牌市場份額占比超過65%;Top6品牌市場份額占比達85%。留給其他品牌的空間本就不大。根據產業在線的數據,2023冷年,美博空調的市場占有率僅有0.8%。
2019-2023冷年中國家用空調行業品牌集中度統計對比
(按銷售量,%)
數據來源:產業在線
梳理近幾年的中國空調市場,盡管個中品牌時有沉浮,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格力、美的、海爾為核心的空調品牌競爭格局非常穩固。奧克斯、TCL、小米等都曾以“黑馬”的姿態挑戰過上述三家頭部品牌,不過相繼折戟。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奧克斯。
奧克斯當年以“互聯網直賣空調”為全新品牌定位,憑借電商紅利的機遇,坐上了銷售量的直升機。甚至一度有人將奧克斯作為格力最大競爭對手進行對比。不過,近兩年來,在格力、海爾、美的三大品牌的線上發力下,奧克斯的線上陣營越來越小。在銷量方面,根據奧維云網數據,奧克斯在空調線上市場的占有率已經從2021年的7.72%下降至今年的6%以下。
“后入者須具有更大勇氣,承受更大壓力?!盙fK中怡康白電事業部總經理王宏吉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分析指出:一方面,如今空調行業的定價權依然在龍頭手中掌握,這對尾部品牌和后入者來說是一個不利因素;另一方面,現在的龍頭在產業鏈核心零部件布局方面更全面、更縱深,從全產業鏈夯實了行業地位和既有格局,新品牌很難在改變格局。
找準定位,才能謀出路
業內人士認為,像美博空調這樣的新品牌若想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關注,關鍵要找準自己的品牌定位。
從渠道方面來看,美博一方面是選擇將一部分精力放在海外市場上。根據美博方面提供的資料,目前,美博已出口82個國家,海外市場占據整體銷售額超20%。未來,美博將通過全球布局和市場開拓,力爭5年后海外市場銷量達到300萬套,進入行業前六,在全球150個國家地區實現銷售。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在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美博將一部分精力轉移至海外市場是對的,但海外市場的開發也不容易,甚至更難,預計美博的海外攻略還是以代工出口為主。
家電企業打出海外知名度通常會首選體育營銷,而美博方面在接受《中國電子報》時也表示會“堅定國際化的體育營銷之路,每年1%銷售額作為品牌營銷費用?!背舜驈V告以外,美博曾贊助新西蘭國家男籃、塞爾維亞國家男籃等,借助各類運動明星提高國際知名度。
另一方面,美博選擇繞開線上,全力發展下沉市場。
美博集團副總經理兼國內營銷中心總經理鄧華表示,在國內市場方面,美博堅持以渠道發展為主。目前美博在全國設置了25個運營中心,市場下沉到縣鄉鎮,形成每縣一個以上的銷售網點布局,同時還在提升終端形象店數量,在現有的800多家形象店的基礎上,未來將每年新增30%的門店數量。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美博空調發力線下渠道,可以趁個別頭部品牌銷售渠道動蕩期,大力爭取部分經銷商加盟,以此提升銷售終端的出貨能力,但空調市場的高速發展期已經錯過,未來持續增長難度很大。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過去數年,中國空調市場在商業模式上出現了大量的變量元素,在社交電商成為主流商業終端的背景下,美博反其道而行,以形象店的模式將觸手下探至線下市場,這雖然可以為中小品牌發展帶來新思路,但是鋪開的線下銷路有限,還是難以支撐美博品牌躋身一線。
根據奧維數據,2022年,在中國線下空調市場,TOP3品牌(格力、美的、海爾)的市占率合計高達83.2%,TOP10品牌市占率更是高達92%,剩下的8%被眾多小品牌瓜分。
從產品布局來看,張青青指出,中小企業向龍頭靠攏難度太大。這不僅需要品牌具備產品生產研發能力、科技創新能力,更要具備一定的市場認可度,但是這些龍頭企業更占優勢,可能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做精做專反而更好出頭。
目前來看,這也是美博空調的發展策略——即通過在新賽道發力,打響品牌知名度。例如,美博于2017年推出共享空調,隨后又在去年發布了穿戴式空調,這些都為美博爭取了曝光度。
不過,從產品定位來看,目前,“低價”仍是美博空調的重要標簽,但在低價的背后,也市場暴露出“壞品率高”“售后服務較差”等消費者對美博空調的負面反饋。
在王宏吉看來,空調新軍闖紅海,首先應考慮的不是要在“大年”有多“瘋狂”,而是要考慮要看在行業遭遇“小年”調整時能否活下來。行業中,有曾一度闖出康莊路的奧克斯,也有被淹沒于“紅?!敝兄靖?、春蘭空調,但更多的還是像月兔空調這樣在行業中摸爬滾打數十年,卻一度在生死線徘徊的“小透明”?!爸行∑髽I的躍升路之萬分艱難,因此企業要抵得住誘惑,專注主業,專注做好產品,潛心用好產品來贏得消費者認可?!蓖鹾昙獜娬{。